
行業新聞
增碳劑的使用方法-增碳劑廠家
2016-12-16
在冶煉過程中,由于配料或裝料不當以及脫碳過量等原因,有時造成鋼中碳含量沒有達到頂期的要求,這時要向鋼液中增碳劑。常用的增碳劑有增碳生鐵、電*粉、石油焦粉、木炭粉和焦炭粉。轉爐冶煉中、高碳鋼種時,使用含雜質很少的石油焦作為增碳劑。對頂吹轉爐煉鋼用增碳劑的要求是固定碳要高,灰分、揮發分和硫、磷、氮等雜質含量要低,且干燥、干凈、粒度適中。
在熱處理后的棒材上沿軸向取Φ6mm的試樣,然后在INSTRON5885試驗機上進行力學性能及彈性模量測試。顯微結構分析在AXIOVERT200MAT型金相光學顯微鏡上進行。 室溫力學性能的拉伸加載速度為屈服前0.005mm/min,屈服后8mm/min。彈性模量的測量方法為均速加載至約500MPa時卸載,重復多次后求平均值。金相腐蝕劑配比:5%HF+10%HNO3+85%H2O,觀察顯微結構的放大倍率為500倍。試驗結果表明:
Ti-6Al-4V中初生α含量在64~85%范圍內彈性模量E值的變化不大,隨初生α含量的減少,E值略有提高,為109GPa。彈性模量的實際變化取決于組織的性質和強度。一般情況下,β相的彈性模量E比α相的值低,且對于含有β相穩定元素的鈦合金(如Ti-6Al-4V中的V元素),穩定元素含量(0~10%)的提高會降低E值。相反的,常見的α相穩定元素Al可增加α相的彈性模量。所以,元素組成及含量也是影響E值的主要因素之一。但有資料表明,時效處理后,由于彌散強化,強度和E值會有所提升。 不同熱處理制度下,初生α含量隨退火溫度的升高而降低,同時伴有晶粒的長大,強度指標(Rm、Rp0.2)隨初生α含量降低而降低。相反的,塑性指標(A、Z)略有提高,同時屈強比降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