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行業新聞
磷生鐵元素含量中碳和硅的占比在多少比較好?
2017-08-09
碳和硅元素是強烈的石墨化元素,含碳越高,析出的石墨越高,而硅又是強烈促進石墨化的元素,并且與鐵原子結合力*強,碳以石墨形式存在,碳與硅含量的調整可以使金屬鑄件內部金屬組織改變,陽*組裝澆注要求澆注的磷生鐵環的強度,硬度適中為佳。磷生鐵在陽*組裝工藝中,該澆注工序是組裝的*關鍵的一道工序,直接關系到陽*組裝質量優劣,進而影響著電解槽電流效率變化及鐵碳壓降全系列穩定等關鍵指標,因此磷生鐵的組成及配方,使用方法是保證陽*組裝質量*為關鍵技術環節之一。
定量金相分析顯示鑄態Ti-6Al-4V-0.1B合金原始β晶粒尺寸分布在200~347 μm范圍內,明顯小于不含鈦的Ti-6Al-4V合金的鑄態晶粒尺寸(1.5~1.7 mm)。類似的晶粒細化效果在其它鈦合金中和不同熔煉方法中也被發現,說明硼對鈦合金具有普遍的細化效果。另外,實驗也發現,含硼鈦合金鑄錠整個橫截面都為等軸晶,而不含硼的相應合金中卻出現柱狀晶區。研究指出,少量硼引起鈦合金晶粒細化是由于成分過冷機制,即凝固固-液界面前沿硼的富集造成了成分過冷的強化。但進一步提高硼的質量分數,比如對純鈦,將硼含量由0.1%提高到0.15%,同樣由于成分過冷,鑄錠組織會由等軸晶轉變為樹枝晶。類似情況在其他含硼鈦合金和TiAl合金中也有報道。
純鈦的相變點,即低溫hcp結構轉變為高溫bcc結構的相變溫度,是882 ℃,對于鈦合金,通常把α相消失的*低溫度視為相變點。近期的研究結果表明,硼的引入導致包括純鈦,Ti-6Al-4V及其它鈦合金相變點的提高。有報道說,硼使Ti-6Al-4V的β轉變溫度升高了300 ℃。硼是典型的α穩定元素,但它在鈦合金中溶解度非常低,不到0.02%,因此其提高相變點的機制不同于在鈦中有較大溶解度的C,O等元素。試驗表明,在常規鑄造過程中硼并沒有引起β相變點的顯著改變,而在含硼鈦合金的快速凝固中卻發現硼顯著提高了合金的相變點。這說明硼對相變點的影響不是通過合金元素的溶質分配造成的,而是取決于在非平衡凝固條件下其在α相和β相中的過飽和度。